核心区位与校园环境
上海贤耀国际教育中心(古北校区)坐落于上海古北高校核心区域,具体位于长宁区仙霞路上海工程技术大学长宁校区内——这所1978年建校的上海市全日制“双”高校,为校区提供了天然的学术沃土。交通便捷性是校区的显著优势,周边覆盖地铁2号线、10号线及多条公交线路,无论是市区通勤还是跨区域出行均十分高效。
校园环境以“生态化”为特色,绿树成荫的步道与贯穿南北的生态河流构成自然景观带,四季景色随季节变换,春有樱花缀枝,秋有银杏铺径,为学生营造了舒适的学习与生活空间。校区内建筑布局紧凑,教学区与生活区相邻,步行5分钟即可到达教室、食堂及公寓,极大提升了日常学习的便利性。
教育理念与育人使命
自创办以来,“培养兼具高尚品德与卓越才能的世界公民”始终是校区的核心使命。这一目标的实现依托于“全人教育、追求卓越”的办学理念,既注重学术能力的系统培养,更强调健全人格与社会责任感的塑造。在全球化背景下,校区致力于为学生搭建连接世界的桥梁,通过课程设计与实践活动,帮助其形成开放包容的全球视野。
值得关注的是,校区特别强调“四学”培养——学做人(learn to be)、学做事(learn to do)、学求知(learn to know)、学共事(learn to live together)。这一理念贯穿于日常教学的每个环节,从课堂互动到社团活动,从项目实践到竞赛参与,均围绕“全面发展”展开。
特色课程体系详解
针对国际化教育需求,校区构建了覆盖五大领域的课程体系:语言课程、文化课程、行业技能课程、拓展课程及升学课程,各模块相互衔接,形成从基础能力到专业素养的完整培养链条。其中,新加坡升学赋能融合课程是核心特色之一,专为初二、初三毕业生设计国际高中计划,以新加坡学术标准为基准,融合东方文化底蕴,助力学生无缝衔接新加坡学府,同时辐射英美名校申请。
语言课程聚焦雅思听、说、读、写专项训练,采用“情景式教学”与“实战模拟”结合的方式,确保学生在短时间内提升语言应用能力;文化课程涵盖留学与所需的证书课程,如跨文化沟通、海外生活指南等;行业技能课程则针对目标国家或行业企业的证书要求,提供理论与实操结合的培训;拓展课程通过技能竞赛、高校/企业研发项目参与、实地参观等形式,拓宽学生的实践视野;升学课程则围绕新加坡及其他英语国家的录取要求,进行针对性学术辅导与申请规划。
创新培养模式与教学方法
校区依托、高校、科技园、企业四位一体的优势平台,创新推出“双轨运行、五层次培养”模式。所谓“双轨”,即文化学习与技能培训并行,既保障学术知识的系统性,又强化职业技能的实用性;“五层次”则指文化、语言、技能、拓展、升学五个培养维度,每个维度设置明确的能力指标,确保培养过程可量化、可评估。
教学方法上,校区摒弃传统填鸭式教学,采用“项目驱动法”“竞赛促进法”及“教、学、做一体化”等多元方式。例如,在行业技能课程中,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承接企业真实项目,从需求分析到方案落地全程参与;在拓展课程中,通过组织学科竞赛、科技节等活动,激发学习兴趣与创新潜能。这种“做中学”的模式,使学生不仅掌握理论知识,更能将其转化为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。
教学设施与生活配套
作为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的合作校区,贤耀古北充分共享高校优质资源。教学设施方面,配备多媒体教室、计算机实验室等现代化教学场所,满足不同课程的实践需求;实验室设备定期更新,确保学生接触行业前沿技术。
生活配套同样完善。学生公寓采用“上铺下桌”四人间设计,独立卫浴、空调等设施齐全,每层配备公共洗衣房与自习室;学校食堂设置各地风味窗口,从川味小炒到粤式汤品,从西式简餐到本地小吃,兼顾营养与口味,满足不同饮食需求。此外,校区内还设有图书馆、健身房、艺术活动室等公共空间,为学生的课余生活提供多元选择。
培养目标与成果预期
通过系统化培养,校区致力于提升学生的语言能力、升学能力、技能及学术能力四大核心素养。具体而言,高中阶段学生需达到“1+1+1+x”的教学要求:即获得一张由上海高培中心或国家/行业企业颁发的岗位技能资格证书、一张雅思成绩合格证书、一张留学/发展相关证书,同时完成“x项拓展成果”——可以是一篇学术论文、一项软件著作权/专利,或一项竞赛奖项。这一要求不仅为学生的留学背景增添竞争力,更为其未来奠定扎实基础。
从过往数据看,通过该培养体系,超80%的学生成功申请到新加坡公立大学及英美排名前100的高校,方向覆盖金融、科技、教育等多个领域,用人单位对学生的实践能力与跨文化沟通能力给予高度评价。这些成果印证了校区教育模式的有效性与前瞻性。